隨著機動車保有量逐年激增,銀川市停車難的問題不斷凸顯。盡管交警部門引入高清抓拍設備,對違停行為一律取證處罰,但街頭亂停車的現象仍屢有發生,繁華地段的普通停車場在高峰時段常常一位難求,而與路邊占道停車及難尋停車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:為了緩解停車難而建的機械化立體停車場使用率偏低,雖然與普通停車場僅有一步之遙,但車主對這兩種停車場的熱衷度卻是“冰火兩重天”。
普通泊位一位難求立體停車場使用率低
1月30日12時許,記者來到位于銀川市興慶區鼓樓北街的機械化立體停車場。一名工作人員正在操作機械設備,通過上下升降與左右平移的方法,將一輛轎車從一層車庫移到上層位置。記者粗略數了一下,在這個可提供136個停車泊位的停車場內,當天中午停泊的車輛大約只占了所有停車位的40%左右。
非節假日,鼓樓北街立體停車場的利用率不高。
操作不便是駕駛人不愿將車停在立體停車場的一大主因。
據該停車場工作人員介紹,由于緊鄰銀川市口腔醫院及鼓樓電腦市場,鼓樓北街立體停車場的利用率還是比較理想的,節假日基本能夠停滿。一般來說,每天14時30分至15是30分,前來泊車的駕駛人會相對多一些,高峰期間車位利用率可達80%左右。
這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該停車場的收費標準為兩小時內5元,兩小時后每半小時加1元,24小時封頂35元。“其實該收費標準和附近的東方紅地下停車場完全一致,但由于不少駕駛人對立體停車場缺乏了解,使得平時該停車場的車位并沒有得到充足利用。”